2016年 第11期目录
卷首 (1) 练习不经意的仁慈与不自觉的美德 祁加斌 学术空间 (4) 独生子女家庭亲子关系研究综述 刘振聪 研究实践 (8) 中学生人际压力应对和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渠立松 (13) 师生关系对农村小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 范燕平;韩琴 国际传真 (18) 韩国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中小学的启示 姜丁瑄;崔美玉 课程思考 (22) 让思维看得见——生涯指导“可视化”教学设计 邓庆民 (24) 浅谈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“有效教学” 卢佳适 (27) 在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中增加学生体验的尝试 以“适应中学生活”为例 闫阅;张郁茜;冯广慧 辅导个案 (29) 让生命之花绽放 訾玉玲 经典讲堂 (31) 卡特尔:人格理论和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(16PF)的应用 俞国良[1];罗晓路[2] 班级心育 (35)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——浅谈“焦点解决”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董海霞 (38) 重沟通讲技巧,让家校通联顺畅无碍 杨雪梅 区域采风 (39) 基于教练技术的家长学校实践——以浙江省长兴中学为例 谢伟[1];王永中[2] 教师成长 (41) 寻找心灵的契合点 将心理辅导技术运用于师生沟通 石丽媛 (44) 那些灵光乍现的触动——一名心理教师的成长笔记 田春利 (46) 心理教师,请做另一种英雄——一个心理教师自我定位的成长 陈丽丽 (47) 封面人物档案 (48) 父母请不要“污染”你的孩子 马军 (49) 独生子女吃饭也应适当引入“竞争” 徐跃华 (51) 如何引导一孩悦纳二孩的到来 邹丽琼 (52) 成人:别以爱的名义规划孩子的假日 喻学荣 (54) 品《头脑特工队》,悟心理健康教育 叶晓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