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
主办单位: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
国际刊号:1671-2684
国内刊号:11-4699/G4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32878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农村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

【摘要】教师被誉为“辛勤的园丁”,可繁重而辛劳的教学,身体健康,心情舒畅者却为数不多。工作期间,由于工作压力过大,社会各界的期望过多过高等因素,使得很多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,甚至心理疾病。

  【关键词】亚健康;角色期望;教师评价;自我定位;劳动价值
  现在人们除了重视教师是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,同时也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。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,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,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,而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。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,轻则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,影响教师个人工作业绩,重则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一代人,甚至于整个社会。
 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呢?
  一、过多过高的教师角色期望与教师自我价值观的冲突
  关于教师的社会角色,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和对教师的期望,随着社会的发展,科技的进步,以及知识的更新换代,教师不再是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者”教师更是扮演着越来越微妙的角色。从学生到社会,成千上万眼睛都在盯着教师的一举一动,总是把各种各样的角色期望全部地复制于教师身上。众多的角色期望强加在一起无疑是要教师做一个理想超人,可毕竟教师是一个现实中人,这样势必会导致教师的心理负担过重,以至于出现心理失衡。
  二、不够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与教师自我评价的冲突
  目前,我国农村初中教师评价主要采取终结式评价方式,且评价结果与奖励结合,有的还成为解聘不合格教师的依据。从而只评价了教师在学生学习成绩方面所作的工作,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工作。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:一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。二是评价方式简单划一,教师不能接受这种评价方式,那评价的结果势必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。
  三、教师的劳动报酬与教师的劳动价值的冲突
  现在市场经济观念已深入人心,教师也不回避报酬问题,当前教师的报酬水平还是难以反映教师的劳动价值。由于地方财政不足,教师的工资仍难以准时足额到位,这些因素都对教师工作心态的稳定,对教师的心理情绪有一定的影响。此外,教师自身的家庭因素如家庭是否和睦,婚姻是否美满,个别学生和家长的过分不当行为,以及自己的升迁机会和工作前景,如评定职称。
  社会的发展,人类的进步,都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。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。那怎样才能以减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。
  一、从教师自身进行自我克服
  心绪不佳,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好高鹜远,定位不够合理。对自己的定位越高,失望也越大。可见,准确客观的自我定位对人的心态很重要,知足者常乐,正是这个道理。现代教师必须面对现实,不能只着眼于已有的学历而自我满足,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,这种挑战必然要求教师必须丰富知识储备。因此,现代教师必须养成刻苦学习,勤于思考的习惯,才能适应和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。“乐观情绪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”,要认识到“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”静下心来,辩证地看待事态的发展,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。
  二、从学校的角度克服
  学校作为教师考核的直接操作者,有责任完善教师考核制度。所以制定教师评价制度时,要充分考虑肯定教师的成绩和在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,包括非学习方面的工作成绩。制定考核制度的宗旨要定位为“激励+考核” 。充分信任理解他们,在很大程度上能让教师感觉到温暖和被重视,去除心中的苦闷,并发奋工作以报答知遇之恩。
  三、从社会的角度克服
  共同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氛围。教师的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问题的反映,因此,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标本兼治,社会要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,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。营造有利于保持教师心理健康,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的内在环境;坚持以人为本,推行人性化管理等。
  结束语
  教师的职责不再是“教书+育人”模式而应向胡锦涛主席提出的“立德+树人”模式发展。为此,教师只有了解自己的角色情景,同时,社会各层面的理解,保障教师队伍的身心健康,健康而自信地教书育人。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;当务之急,教师为本。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